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莞香粤剧“双非遗”掀起观剧热潮
时间:2025-08-05 15:48:56来源:中国新闻网责任编辑:施少伦

《梦中的呻吟故事完整无删减》

  粤韵悠长、水袖轻扬、掌声雷动……日前,继广州大剧院首演后,粤剧《最是女儿香》回到莞香的核心产区和主要代表产地——东莞,掀起一阵观看热潮。该剧以粤剧为载体,以莞香(女儿香)为脉络,将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在一起,为观众带来一场莞香+粤剧“双非遗”的视听盛宴。

  采写:南方日报记者 章倩倩

 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罗靖瑜

  以“香”为引串联时代变迁

  《最是女儿香》讲述莞儿与长庚两位主角在莞香精灵的帮助下,千载追寻,历经几代变迁,最终实现了对爱情的忠贞誓言的故事。

  在先秦的深山,采香人长庚为护香树殒命,少女莞儿殉情血泪凝成香坠。此后千年,两人以“香坠”为信物,在汉、唐、宋、近代和当代的风烟中穿越时空,每一次相遇都烙印着家国巨变下的悲欢离合。

  作为广东省文艺精品(文艺人才)扶持专项资金资助项目、东莞市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,《最是女儿香》由广东粤剧院、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、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、东莞市寮步镇人民政府联合出品,汇聚了国内最顶尖的主创团队,也是首部以莞香为题材的原创新编粤剧。该剧自7月16日在广州大剧院首演以来便广受好评,此次在东莞上演,再次掀起了观剧热潮。

  “香坠初成,情定生死,却成永诀。”演出现场,婉转动人的唱腔一出来,就绽放出粤剧的动人风华,成为整部剧的灵魂。演员阵容强大,女主角“莞儿”和男主角“长庚”分别由粤剧名家曾小敏和黄春强饰演。

  舞台上,随着时空变幻不断开合的幕布、动态软屏与投影,为观众构建出虚实相生时代场景。“这部剧不管是音乐、舞美还是穿越的故事都非常有新意,跟我以前看的所有粤剧都不一样。”观众刘先生说,《最是女儿香》给他带来许多惊喜。

  “之前我就一直听说莞香,这部剧让我和孩子对莞香有了更多了解。”带着孩子来观剧的黄女士表示,《最是女儿香》形式新颖,创新性地传播了非遗文化,连女儿也看得入迷。

  据介绍,为更好地以粤剧诠释“莞香故事”,主创团队曾多次到东莞采风,了解莞香的种植、制作技艺的保护、文化产业研究和推广等情况。

  以“香”为媒共赴莞邑之约

  作为粤剧界年度焦点之作,《最是女儿香》对于东莞观众而言,更是一场与莞邑文化的亲密相约。演出当晚,不少观众早早便来到玉兰大剧院,其中既有资深的粤剧迷,携家带口的老老少少,也有不少三五成群的年轻观众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《最是女儿香》还吸引了许多东莞高层次人才、青年人才前来观看,大家一同感受莞邑文化和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  “粤剧和莞香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这部剧巧妙地将这两种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,同时还融入了许多现代舞台技术和表现手法,非常高级。”年轻观众李小姐穿着汉服前来看剧,她表示,近年来随着粤剧的不断创新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上粤剧,这也是国潮兴起的表现。

  演出前热闹相聚,演出时座无虚席,掌声雷动。当极具岭南韵味的音乐响起,观众一下子就被带进了千年莞香的动人故事中。舞台上,一众实力派演员倾情演绎,展现岭南文化的动人魅力;舞台下,观众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,为莞香的千年爱情故事欢笑流泪,尽情领略着舞台所呈现的极致中式审美。

  “这个剧非常有创意,把穿越时空的故事放在粤剧中非常有意思。”东莞高层次人才王先生表示,虽然自己听不懂粤语,但是现场有字幕加上非常好的舞台视听效果,他很快就进入故事当中。

  “我们希望以‘香’为魂,实现粤剧和莞香‘双非遗’的融合,这也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。”曾小敏说,粤剧《最是女儿香》的大胆创新是粤剧在新时代的自信探索。在这部剧里,粤剧之美与莞香的千年芬芳交融共生,观众可以感受到岭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发展。

  ■链接

  香道、潮玩、变装,打造观剧新体验

  拍照打卡、闻香赏剧、妆造体验、购买潮玩……此次《最是女儿香》走进东莞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的同时,还通过香道展示、开发粤剧潮玩联名文创、古风妆造体验等方式,形成“看得见、闻得到、带得走、可参与”的立体式文旅融合新体验。

  演出当晚,玉兰大剧院大厅里,优雅的香道表演,琳琅满目的莞香文创产品,展现着莞香文化产业的发展。现场设立的香妆楼妆造体验区前,香妆楼特聘首席香妆师为每一位参与者精心定制古风花钿妆容,不少观众变装为“古人”,与剧中人物一起穿越回古代,带来身临其境的观剧体验。

  由东莞粤剧发展中心联合寮步镇文化服务中心、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粤剧潮玩联名文创“莞儿—可可兔”更是惊喜亮相,备受年轻观众喜爱。“莞儿—可可兔”造型以《最是女儿香》主人公莞儿形象为设计灵感,在呈现唐朝仕女的雍容与灵动的同时,又融合了传统戏曲“圆柔稳”身段与现代流动性,袖展如云,步若踏莲。“粤剧+潮玩”的破圈合作,让传统戏曲人物跳出舞台框架化身憨态可掬的布偶,引来不少年轻观众打卡合影。

  今年,“东莞千年香脉·莞香文化深度体验之旅”线路入选广东省2025非遗特色旅游线路,《最是女儿香》一剧的推出,也带动了更多游客来东莞看剧,体验莞香非遗之旅。

  “我们希望观众沉浸于剧中的感人故事之余,还会将这份对故事的留恋之情延伸至剧场之外,体验香道、购买莞香、欣赏潮玩玩偶等文创产品,踏上东莞文旅线路,在东莞获得独特的莞香文旅体验。”主办方表示。

  ■对谈

  主创团队揭秘创作趣事

  日前,原创粤剧《最是女儿香》在东莞玉兰大剧院精彩上演。《最是女儿香》由文华奖、梅花奖双料得主曾小敏领衔主演,她与一级演员、实力派文武生黄春强分别担任女主角“莞儿”和男主角“长庚”,两位粤剧名家在剧中演绎了一段因香结缘、历经六世轮回的旷世之恋。优秀青年演员苏国进与二级演员唐思果则化身莞香精灵,以独特的视角串联起这段跨越时空的传奇。

  演出当晚,四位主演接受南方日报采访,深入分享了角色塑造的心路历程,并表达了对这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粤剧精品的艺术期待。

  南方日报:这部剧以莞香为线索,您对莞香有深入了解吗?

  黄春强:虽不敢说深谙莞香之道,但其精神令我深深震撼。莞香的形成绝非偶然——古树需经虫蛀风折、刀斫火烙之劫激发结香,再经采割清理、削白留脂,沉淀百年时光,方成稀世珍品。这种“沉心忍性,历劫成珍”的淬炼,恰与我们创作的理念深度契合。作为演艺工作者,我愿传承这份坚韧,于时光中打磨佳作,将粤剧艺术推向更高、更广阔的舞台。

  南方日报:作为一部融合了现代元素的新编粤剧,这部剧有哪些独特的创新之处?

  曾小敏:在《最是女儿香》创作过程中,我们避开了传统艺术作品惯用的推广方式,没有刻意讲述莞香的制作过程,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广阔的视角,将莞香文化作为一个串联华夏文明千年脉络的信物,这种叙事方式打破了我们戏曲传统的舞台表达方式。我们希望展现普通百姓在时代变迁中经历的苦难和不灭的人性之光。同时,这部戏也蕴含了我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,希望观众朋友能通过《最是女儿香》这部剧了解莞香文化,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传承华夏文明这种不朽的精神。

  黄春强:我们的导演张曼君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敢于创新的导演。因此,这部戏在舞美和灯光设计上就与传统粤剧不同,它不单单是一部作品,更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尝试,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。我们希望排演更多优秀剧目,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,让粤剧传播得更远。

  苏国进、唐思果:我们两个由莞香幻化的精灵,既是剧中角色,又如同上帝视角的解说。精灵串联起六个时代,看似与两位主角的故事情节分开,实则紧紧相连。这次导演设计了“精灵仔”和“精灵女”这两个角色,是一种非常创新的形式。

  南方日报:怎么向年轻人推荐这部作品?

  黄春强:我们这部作品拥有很震撼的舞台视觉、很先进的机械装置、很华丽的舞蹈编排,还有跨越时代的人物,再配以凄美的爱情故事。我们期待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,最终目的也是希望更多年轻观众能了解我们粤剧。

  ■特写

  “暑来宝”走进剧院感受莞香魅力

  原创粤剧《最是女儿香》在东莞首演的晚上,一批特别的观众前来观演——15组来自东莞美术馆联盟的“暑来宝”家庭感受粤剧、莞香“双非遗”魅力。

  “暑来宝——爱上美术馆暑期艺术奇妙之旅”是东莞美术馆联盟的品牌活动之一,近年来,每年暑假,“暑来宝”都会面向全市青少年开展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。今年,“暑来宝”不仅带领在莞青少年走进东莞各大文化场馆,还邀请潮玩企业走进美术馆带来美学课。本次粤剧《最是女儿香》的观演活动,旨在通过文化场馆之间的联动,提升青少年对非遗的兴趣与了解。

  来自莞城的周芷彤今年9岁,“我们看到岭南美术馆发布的活动链接,很感兴趣,立刻就报名了。”周芷彤的爸爸周柱权表示,自己和孩子经常参加岭南美术馆的公教活动,如美术讲座、艺术体验等。

  “传统粤剧的程式化表演,在此被解构为一场跨越古今的先锋对话——原来非遗从未老去,它只是以一种新的形式,在每一代人心中重新生根。”本次观看《最是女儿香》是周柱权带周芷彤第一次完整地接触一部粤剧,“看剧和逛美术馆的体验不同,希望以后不同文化场馆之间可以联动,多组织类似这种内容丰富的公益活动,让广大的市民可以参与进来。”周柱权提到。 【编辑:史词】

图片

  据央视军事消息,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,满载排水量8万多吨的我国第3艘航母福建舰,离正式入列服役还有多远?军事专家张军社表示,福建舰要进行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,看航母能否达到设计要求,出现问题也能及时改进。等这些试验完成,福建舰就准备正式移交海军入列服役了。 《梦中的呻吟故事完整无删减》  据中国海事局网站消息,大连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,自9月25日16时至10月2日16时,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执行军事任务,禁止驶入。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
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© 2023版权所有